福布斯:為何說百度無人駕駛有望戰(zhàn)勝谷歌
11月23日消息,據forbes網站報道,市場分析師指出,在自動駕駛汽車市場,百度可能最終會擁有更大的發(fā)言權。這得益于百度算法、商業(yè)合作伙伴關系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到2025年百度或將成為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其市值可能超過1000億美元。
諸如谷歌、Uber,特斯拉以及其他一些世界級的科技公司都開始在公共道路上測試和部署自動駕駛汽車技術,自動駕駛技術已是汽車行業(yè)的下一個前沿領域。
但在中國,這些公司不太可能有所作為。
百度的核心業(yè)務在線廣告因2016年的負面消息而受到影響,特別是對其醫(yī)療廣告業(yè)務影響最大。在這種情況下,開發(fā)自動駕駛技術顯得更有前景。因為在人工智能的其他應用方面,比如百度的DuerOS語音助理和自動化新聞饋送都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在中國,許多公司都擁有相應的技術實力和支持服務。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的數據,目前總部位于深圳的iFlytek是中國智能語音助手市場的領先者,其移動設備安裝總量已經擊敗了百度和阿里巴巴。在自動化新聞推送市場,一家名為今日頭條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目前占據市場主導地位市場,其33歲的創(chuàng)始人張一鳴最近成為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最年輕的億萬富豪之一。
安全第一
總部位于上海的八六證券研究有限公司(86research)市場分析師張雪茹(音譯,ZhangXueru)指出,自動駕駛技術之所以在百度諸多業(yè)務中脫穎而出,是因為其相比于國內同行擁有著更好的算法,能夠訓練汽車識別物體并避免碰撞。百度引以為傲的安全特性也恰恰是這一未來科技的首要關注點。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鄧志東對此并不樂觀,但他也認為百度是中國一小撮能夠趕超谷歌的互聯網公司之一,因為其有全國最大的自動駕駛技術研發(fā)機構,工業(yè)機器人維修,其中包括兩個設在硅谷的實驗室。他表示:百度的優(yōu)勢主要在于深度學習,其中包括算法和軟件。
業(yè)務拓展
百度也在加速實現自動駕駛技術的市場化。雖然相關法律法規(guī)尚未完全落地,但目前百度已經與國家控股的金龍汽車集團合作,最早將于明年在工業(yè)園區(qū)投入運營自動駕駛公交車。另外據2017百度世界大會發(fā)布的公告,其與中國一汽集團和奇瑞汽車等其他幾家公司合作生產的車輛將具備一定的自動駕駛功能,如駕駛輔助系統和自動泊車系統。
監(jiān)管層的支持
除了對百度首席執(zhí)行官李彥宏7月份擅自駕駛自動駕駛汽車開出罰單之外,目前監(jiān)管部門還沒有對百度的自動駕駛技術做出太多的干預。這部分是因為公司的舉措總體上符合政府在前沿技術方面超越西方的目標,中國制造2025要求國內企業(yè)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等十個重要戰(zhàn)略行業(yè)中奪得主動權。
波士頓咨詢公司上海合伙人徐剛說:他們(監(jiān)管機構)正在重新審視現行的交通法規(guī)。汽車制造商也希望通過推廣自主駕駛功能吸引年輕消費者。
根據eMarketer的調查,八月份接受調查的中國消費者中,有82%希望使用自動駕駛汽車。相比之下,新加坡的意向用戶比例為59%,日本為43%。
八六證券研究有限公司表示,這意味著到2025年,具備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銷量將達到1140億美元,而百度將因銷售自動駕駛軟件獲得62億美元的額外營收。
未來的障礙
但是,現在看百度要實現完全自動駕駛還面臨著重重障礙。
首要問題在于完全自動駕駛技術還屬于前沿學科。雖然諸如車道輔助行駛以及沿設定路線行駛的自動駕駛系統已經上市,機器人維修,但目前還沒有汽車能夠實現完全自動駕駛。谷歌自2009年以來進行了300多萬英里的道路測試,但報告稱2016年發(fā)生了一場比較嚴重的事故,當時自動駕駛的SUV與低速公交車相撞。盡管如此,清華大學教授鄧志東表示,谷歌的自動駕駛汽車仍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自動駕駛汽車,每萬公里的事故發(fā)生率約為1.25人,已經非常接近于人類駕駛員水平。
在安全性方面,百度曾表示自2013年啟動自動駕駛駕駛項目以來還沒有發(fā)生一次事故,但拒絕透露其自動駕駛駕駛技術道路測試的總里程。鄧志東指出:完全自動駕駛汽車的目標是每千萬公里發(fā)生一次事故或計算機錯誤,應當比人類駕駛員安全100倍。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與此同時,百度已經找出了讓自動駕駛汽車變得更加智能的方法。7月份,公司發(fā)布了阿波羅項目,與包括汽車制造商長安,戴姆勒和芯片制造商英偉達在內的70多個合作伙伴共享一些自動駕駛技術代碼和數據。作為回報,百度可以從使用其自動駕駛技術的車輛中獲取寶貴的道路測試數據,并利用它們來訓練出更好的自動駕駛技術。
未來,數據將比算法更重要。百度智能駕駛項目負責人李振宇在接受福布斯采訪時指出,你必須讓自動駕駛系統盡可能多地回顧事故,否則很難模擬出汽車行駛的類似環(huán)境。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認為共享數據會帶來更好的結果。
不過李振宇也承認,目前自動駕駛技術還達不到人類司機的水平。在中國,每年有超過26萬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這幾乎是美國的八倍,而復雜的交通狀況對于機器來說更是難以理解。例如即使在紅燈亮的時候,警察也可能會指揮車輛通過。雖然這個手勢對于人類來說很容易理解,庫卡機器人,但對于機器來說就不見得能夠服從警察的指揮,因為目前它們根本無法識別手勢。
有時候機器會很遲鈍,李振宇說,你不得不一再告訴它要看警察,而不是交通燈。
造價高昂?
影響完全自動駕駛技術普及的主要問題還在于其成本。分析師指出,激光雷達是自動駕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造價高達3萬美元,可能會嚇跑很多消費者。
但分析師認為中國的市場潛力更大。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楊明表示:中國政府有較強的決策能力和執(zhí)行力,中國也有很好的互聯網技術,這些都是推廣自動駕駛汽車的有利因素。